據日本氣象廳消息,位于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的櫻島南岳山頂火山口9日下午噴發,火山煙霧從火山口上升至空中2000米左右。伴隨著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碎石飛到距離火山口600至900米的位置。
8日以來,櫻島地區火山活躍。距離南岳山頂不遠的昭和火山口8日上午開始時隔5年的第一次小規模噴發。8日至9日該火山口共噴發3次,其中9日凌晨一次噴發的煙霧達1500米。
目前,日本氣象廳把櫻島的火山警戒級別列為3級,即限制民眾入山。
另據日本氣象廳福岡管區氣象臺9日消息,位于九州地區鹿兒島縣十島村的諏訪之瀨島御岳火山口8日噴發3次,其中一次噴發的煙塵高度為1000米。
福岡管區氣象臺9日還發布消息說,九州地區熊本縣的阿蘇山從8日清晨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火山性微動。氣象臺負責人員表示,顯示地下熱水與巖漿活動的火山性微動的振幅忽大忽小反復出現的話,火山噴發的可能性就會提高。
日本的火山噴發共有5個警戒級別,5級為最高。
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多地震
從板塊構造學說來說,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活躍;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列島正好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按照地質板塊學說,太平洋板塊比較薄,密度比較大,而位置相對低一些。當太平洋板塊向西呈水平移動時,它就會俯沖到相鄰的亞歐板塊之下。
于是,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兩大板塊交界處的巖層便出現變形、斷裂等運動,從而產生火山爆發、地震等。
日本列島按照地質構造可分為西南日本與東北日本兩大區域。其界線為本州中部的糸魚川靜岡構造線。日本列島附近是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的交界地,同時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巖石圈),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
下一篇:QQ首位用戶找到了是怎么回事